安集跨足3D金屬列印
安集跨足3D金屬列印
安集董事長黃國棟展示透過3D金屬列印製作的產品。 記者鐘惠玲/攝影
安集(6477)本業穩健,去年是少數獲利的太陽能廠,安集同時切入3D金屬列印領域,預計第4季開始有業績貢獻,明年營收占比目標為5%;而轉投資的圓融金屬粉末,也規劃朝上市櫃之路邁進。法人估計,安集今年全年營收有機會成長一至二成,獲利將優於去年。
安集去年合併營收為12.72億元,年增逾四成,每股純益0.91元。今年前四月合併營收為5.92億元,年增率達172.8%,今年首季每股純益0.39元,預期第2季、第3季營運成績會比首季更好。
一般3D列印主要以塑膠材料為主,但安集在購置設備後,搭配圓融的金屬粉末進行生產,目前在國內仍然少有競爭者。該公司預期,短期內以精密模具、關鍵零組件與機器人構件為主,中期規劃朝電動車及汽機車產業相關零組件發展;長期方面則是瞄準航太與生醫產業。
經濟日報提供
安集董事長黃國棟表示,3D金屬列印可提供少量多樣的產品,而且還能多零件一體成型,有潛在客戶評估由其生產特殊用途的螺絲,可縮短產品開發時程。同時,除3D金屬列印業務,該公司也規劃未來可代理銷售相關設備與金屬粉末。
黃國棟看好圓融金屬粉末後續的業績爆發力強,目前圓融的股本為6,500萬元,預計後續增資到2.5億元,將規劃三年時間推動上市櫃掛牌。
在本業方面,安集目前模組產能為170MW(百萬瓦),今年產出預計將達120MW。面對國內其他模組廠產能持續開出,黃國棟指出,安集持續進行模組生產線優化,並創造市場區隔,偏向承接較小量的訂單,以品質與服務取勝。
安集去年模組業務小虧,今年以來表現轉佳,預計全年可小幅賺錢。至於電站業務方面,毛利率相對較高,一直穩定貢獻其獲利,去年底累計裝置量已達55.8MW,預計今年可達60MW,對營運挹注更多效益。
20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