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安集點亮可撓式CIGS太電商機
中科院安集點亮可撓式CIGS太電商機
2016-01-19 經濟日報 翁永全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735/1451963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中科院)與安集公司簽定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電池製程技術技轉簽約儀式,攜手共創台灣新世代太陽電池產業技術研發新紀元,創造軍民雙贏之合作典範。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系統公會理事長鄭博文、及承毅科技董事長蔡宗融等業界大廠均出席,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在配合政府【永續能源政策綱領】,及經濟部科專計畫支持下,中科院投入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電池製程技術開發,掌握整線關鍵製程技術、組件、材料及專利。副院長葛平亞表示,中科院多年來致力於國防科技研發,發展航空及機械等國防工業技術,建立豐富厚實的研發能量。在經濟部支持下,藉由科專計畫將國防研發能量技轉給國內業界,協助開發高附加價值產品、提升關鍵技術能量,成果豐碩。
中科院副院長葛平亞、副所長薄慧雲、安集公司董事長黃國棟與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系統公會理事長鄭博文、承毅科技董事長蔡宗融等業界大廠出席CIGS薄膜太陽電池製程技術技轉簽約儀式。 公會/提供
近年由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及減緩石油消耗速度的議題,世界各國均投入開發替代能源。中科院開發可撓式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電池產製技術,並結合安集公司的封裝模組技術,發展可撓式太陽電池,展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此利基型產品將帶領國內太陽電池產業跨入藍海市場。
副所長薄慧雲表示,中科院以卷對卷製程開發可撓式CIGS薄膜太陽電池,可達到高品質、高產率目標,且較玻璃基板太陽電池具有輕量化、可折撓及可攜式等優勢,應用於背包、帳篷、服飾、行動裝備(如通訊、GPS定位、資訊裝置)、車輛、建築(BIPV)等領域極具潛力。
安集公司致力於太陽電池模組封裝生產,在國內各縣市也廣設太陽電池發電站,攜手中科院垂直整合上下游技術與產業,進行全面性商業化發展,創造太陽電池產業新契機。董事長黃國棟表示, CIGS薄膜太陽電池的電池特性不受日照環境影響,在相同發電瓦數下,比傳統矽基太陽電池多10%-20%的發電效能;安集長期關注,並由中科院技轉製程、材料與系統自主化,未來將分年建置至100MW,生產成本極具競爭力。電池效率未來可達到18%以上,有機會與矽基太陽電池同步發展,以補強其不具可折撓的缺點,甚至取代矽基太陽電池。
公會理事長鄭博文分析,國內投入CIGS薄膜太陽電池者屈指可數,台積太陽能甚至在去年宣布退出,如今安集公司接棒投入,可望為國內太陽能產業開創新局,產者以在較低投資風險下投產,以輕量化、可折式及可攜式的優勢開發更多產品,將翻轉市場既有思維,市場潛力看好。居國內太陽能EPC界龍頭的承毅科技董事長蔡宗融認為,可撓式CIGS薄膜太陽電池未來不排除應用在屋頂型或地面型太陽能系統,帶來新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