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運作情形

永續發展推動

一、永續發展推動小組:

公司成立「永續發展推動小組」,由董事長室特別助理(經理級)進行統籌,旗下設置公司治理小組、勞資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委員會、供應商管理小組、風險管理小組、溫室氣體盤查小組及社會公益推動小組,並由高階主管定期向董事會報告。永續發展推動小組主要工作包括:辨識攸關公司營運與利害關係人所關注的永續議題,擬定對應策略與工作方針、規劃並執行年度方案,同時追蹤執行成效,確保永續發展策略充份落實於公司日常營運及與利害關係人之溝通。

永續發展推動小組已於113年11月7日向董事會提出113年度報告。董事會定期聽取永續發展推動小組的報告並針對小組擬提永續發展之策略進行審視及追蹤進度,並且在需要時敦促小組進行調整。

公司並已依重大性原則,進行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或公司治理議題之風險評估,依據評估後之風險,訂定相關風險管理政策或策略如下:

重大議題

風險評估項目

說明

環境

環境保護

  1. 本公司秉持企業永續經營且兼顧維護有限資源之理念,為善盡地球公民責任,取得 ISO14001環境管理認證,後續並定期取得認證。
  2. 檢視公司營運面與環境保護之具體行為,每年定期兩次噪音檢測、100%產品無毒檢測、廢棄物管理機制、節能宣導及棧板回收等措施。
社會

職業健康安全

  1. 本公司已取得「ISO 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系統」驗證,後續並定期取得認證。
  2. 每年定期舉行消防演練和工安教育訓練,培養員工緊急應變和自我安全管理的能力。
  3. 辦理團體健康保險、提供駐廠護士及定期訪廠醫生諮詢、每年定期員工健康檢查,以照護員工的身體健康,以落實工作環境安全管理政策。

產品安全

  1. 本公司各項產品遵守政府規範的各項法令,無任何危害物質。同時為確保客戶服務品質,每年定期進行客戶滿意度調查,加強和客戶之間的合作關係,與客戶保持良好緊密之互動,瞭解市場動態以滿足客戶之需求,維繫長期之合作關係。
  2. 產品通過多項認證,確保技術及品質無虞,以產品品質及效能獲取客戶認同,提高客戶依存度,減少客戶更換供應商之風險。
公司治理

社會經濟與法令遵循

  1. 透過建立公司治理組織及落實內部控制機制,確保本公司所有人員及作業確實遵守相關法令規範。
  2. 本公司研發之產品申請專利保障公司權益。
  3. 依照ISO 9001及公司相關規定辦理客戶服務管理以維持或精進服務品質。
  4. 依本公司「誠信經營守則」及「公司誠信經營作業程序及行為指南」,每年定期進行內外部稽核,確保公司營運符合法規要求。
  5. 定期召開經營管理會議,並採取必要管理措施,為股東創造經濟價值,以維護其權益。

強化董事職能

  1. 為董事規劃相關進修議題,每年提供董事最新法規、制度等進修課程。
  2. 為董事投保董事責任險,保障其受到訴訟或求償之情形。

利害關係人溝通

  1. 本公司鑑別重要利害關係人並建立溝通管道及透過定期溝通了解利害關係人著重之重要議題,以避免利害關係人與本公司立場不同,造成誤解引起經營或訴訟風險。
二、公司治理單位

(一)本公司由張又菁協理擔任公司治理主管,保障股東權益並強化董事會職能。張協理已具備公開發行公司從事財務之主管職務經驗達三年以上。公司治理主管主要職責為依法辦理董事會及股東會會議相關事宜、製作董事會及股東會議事錄、協助董事、獨立董事就任及持續進修、提供董事、獨立董事執行業務所需之資料、協助董事、獨立董事遵循法令等。

(二)年度業務執行情形如下:

1.協助獨立董事及一般董事執行職務、提供所需資料並安排董事進修。

2.協助董事會及股東會議事程序及決議遵法事宜。

3.擬訂董事會議程於七日前通知董事,召集會議並提供會議資料,議題如需利益迴避予以事前提醒,並於會後二十天內完成董事會議事錄

4.依法辦理股東會日期事前登記、法定期限內製作開會通知、議事手冊、議事錄並於修訂章程或董事改選辦理變更登記事務。

5.維護投資人關係。

(三)近一年度公司治理主管進修執行情形

序號進修機構課程名稱進修期間進修時數
2中華民國公司經營暨永續發展協會從全球政經情勢談台商經營及併購策略113/08/07113/08/073.0
3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

金會

最新「年報/永續資訊/財報編製」相關法令彙析與內控管理實務113/08/28113/08/286.0
4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證券交易法下公司與董監之義務與責任113/11/7113/11/73.0

三、內部稽核人員

本公司於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已規定內部稽核人員任免辦法,內部稽核人員之任免、考評、薪資報酬宜提報董事會或由稽核主管提報董事長核定。相關規定已揭露於本公司重要規章網頁專區。

四、最近年度永續發展之具體推動與實施成效

1.本公司為綠能產業,電場屋頂租金近6年累積已回饋523所學校,金額約380,420仟元,作為學校營運或營養午餐補貼。

2.近年度捐款:

台北監獄50,000元
家扶中心台南北區30,000元
家扶中心台南南區30,000元
台江警察之友會20,000元
臺南市私立港明高級中學10,000元

3.社區合作:

莘莘學子為未來國之棟樑,本公司不定期捐贈予鄰近學校,2024年度社區捐款金額為10,000元。

誠信經營

一、誠信經營

本公司指定董事長室為推動企業誠信經營專責單位,由董事長特助林婉玲經理擔任召集人,並於每年第三季或第四季召開之董事會報告。召集人依據各部門之工作職掌,協助董事會及管理階層制定及監督執行誠信經營政策與防範方案,以落實誠信經營守則。

本公司已建立有效之內部控制制度,並遵循本公司所訂之「誠信經營守則」及「公司誠信經營作業程序及行為指南」,以確保誠信經營之落實。

本公司落實執行誠信經營政策,113年相關執行情形:

1.教育訓練

相關部門人員每年排定與誠信經營相關之教育訓練課程,如法規、查核、洗錢防治等課程,將誠信經營政策與法律常識及工作內容結合,俾使相關人員確實執行誠信經營政策。113年度共派外訓練16人次132.5小時。

2.檢舉制度與檢舉人保護

鼓勵內部及外部人員檢舉不誠信行為或不當行為,公司官網提供員工、股東、利害關係人及外部人有效之溝通方式,並建立檢舉人保護制度。113年並無涉及不誠信行為之情事,主要屬於作業流程方面之事項,已查明原委並採取適當之精進措施,落實誠信經營政策。

3.113年11月7日於董事會報告。

二、防範內線交易

依據本公司「防範內線交易管理作業程序」規定,每年至少一次對現任董事、獨立董事、經理人及受僱人辦理相關法令之教育宣導:

1.新任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於上任後3個月內安排教育宣導。第七屆董事於113年11月7日進行教育宣導-「證券交易法下公司與董監之義務與責任」。

2.新進員工-由人資單位於新進人員教育訓練時予以教育宣導。

 

資通安全管理

一、資通安全風險管理架構

本公司資訊安全之權責單位為資訊部直屬總經理,該部設置資訊主管,與資訊人員,負責訂定企業內部資訊安全政策、規劃暨執行資訊安全防護與資安政策推動與落實。本公司稽核室為資訊安全監理之內部稽核單位,依據內控制度定期查核及追蹤內部資安執行狀況與改善成效,會計師事務所亦針對財務報表相關流程進行年度外部稽核。

二、資通安全政策

1.目的

為增進本公司資通訊作業安全及穩定之運作,提供可信賴之資通訊服務,確保資訊資產免於因外在之威脅或內部人員不當之管理與使用,致遭受竄改、揭露、破壞或遺失等風險,以確保資訊資產之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並遵守資通安全管理法及其子法之規範,特制定資通安全政策(以下簡稱本政策)做為本公司資通安全管理最高指導方針。

2.範圍

本政策適用於本公司各單位全體同仁、委外廠商、訪客以及相關資訊資產之安全管理。

3.具體管理方案

(1)網路安全:網路防火牆及UTM管理。

(2)裝置安全:防駭防毒及資料備份備援。

(3)資料安全:存取權限控管及使用者密碼定期更新、定期災害還原演練。

(4)教育訓練:加入TWCERT/CC收集資安通報定期或不定期內部宣導以加強全體使用者的資訊安全意識、資安專責人員每年至少三小時資通安全教育訓練。

4.投入資通安全管理之資源

(1)網路硬體:防火牆、郵件防毒及過濾、網管型集線器等。

(2)電信服務:內部服務與外部存取線路獨立。

(3)軟體系統:防毒軟體、UTM軟體。

(4)投入人力:每日各系統狀態檢查、每週各備份定期檢查、每年至少一次資安宣導、每年對資訊循環之內部稽核、會計師稽核等。

智慧財產管理

本公司為推動新型太陽能模組及金屬3D列印產品,以提供客戶更優質的產品與更貼心的服務,由研發部門、3D列印事業部門與大專院校、實務專業人士共同合作,積極提升創新實力。
一、專利管理
由研發單位進行技術開發,並委由外部專利事務所不定期提供產業最新專利資訊及申請專利。相關專利主要在於太陽能模組及金書3D列印產品之改良。
二、營業秘密管理
員工工作守則與僱傭契約明文規定:
1.員工應保守個人經辦業務及公司業務機密。
2.員工任職或離職後,均不得洩漏任何業務機密,否則公司有損害賠償之權及行法律途徑追訴。
三、執行情形
1.就智慧財產相關事項每年提報一次至董事會報告。
2.配合智財法規修正,不定期進行法令更新之教育訓練。
3.建立智慧財產權明細清單,以管制專利年費續繳及商標延展辦理。
四、智慧財產權清單:
1.專利:截至 113年 12 月 31 日止,已取得專利權計「發明」專利 1件、「新型」專利 5 件,「設計」專利1件,共計 7 件。專利年費每年皆如期繳納,以維持專利權有效。
2.商標:截至 113年 12 月 31 日止,已取得14件商標權,另2件已經審查核准待領註冊證;依據公司產品行銷策略,共計有7個類別之商標權,另1類別之商標權已經審查核准待領註冊證。